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镱、镥、钇……这些生僻汉字,代表的是举世无双的中国稀土。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有理由认识并记住它们。
今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公布一系列重大找矿发现,突出成果之一就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云南省红河地区发现超大规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潜在资源量达115万吨,有望成为我国最大的中重稀土矿床。
稀土是一个大家族,包含轻、中、重三种类型。我国轻稀土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白云鄂博和四川牦牛坪等地,但中重稀土资源较为稀缺。
根据原子序数和物理化学性质,稀土习惯上分为轻稀土和中重稀土两大类。轻稀土主要包括镧、铈、镨、钕等元素,中重稀土涵盖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镱、镥、钪、钇等元素。中重稀土是电动汽车、新能源、国防安全等必不可少的关键原材料,经济价值约为轻稀土的数十倍。
包头稀土博物馆拍摄的一块稀土矿石。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镨钕铽镝等是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原材料,如每台新能源汽车需要稀土钕约0.8公斤。业内人士说,当今世界上每出现4种新技术,至少有一种与稀土有关。美日等发达国家都将稀土作为战略矿产。
据介绍,中国地质调查局团队通过地球化学调查技术创新,此次发现镨钕镝铽等超过47万吨。这是1969年江西首次发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以来,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找矿又一重大突破,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中重稀土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此前我国发现的同类型中重稀土矿均位于华南造山带、低海拔气候炎热潮湿地区。红河稀土矿位于特提斯构造域、扬子克拉通西缘与华南造山带交汇处、滇南高海拔地区,这为我国拓展中重稀土资源打开了全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