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技术服务

来源: 物化探所 科学技术处 发布时间:2022-11-18

 

一、服务内容

围绕农田、城市、河流、草原、浅海等生态系统中有毒有害和营养有益元素的成因来源、迁移循环及其生态效应,建立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络和预警体系,形成周期性监测与成果发布制度,及时掌握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现状和生态问题,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为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科学、准确掌握土地质量动态变化信息,及时调控、管理土地资源,实现差异化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专业技术服务。

二、技术能力

先后承担完成了“全国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监控网络及动态地球化学图”、“国家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控网络与成果集成”、“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等土地质量监测项目。建立了不同层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的方法技术、监测指标体系,参与编写《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技术要求 DD2014-10》局标准。建立的监测技术体系示范引领了浙江省省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络、雄安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络等省、市、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络的建立。

三、主要业绩

自90年代以来,持续开展中国土壤环境质量地球化学监控,构建了国家级的“中国土壤环境质量地球化学监控网络”,为掌握我国土壤环境地球化学总体状况及动态变化奠定了重要基础。2015-2016年重访对了“中国土壤环境质量地球化学监控网络”,并补充部分空白区监测样点,对1992 - 2015年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的总体变化状况形成了基本认识和判断,系统掌握全国土地地球化学状况及动态变化,

2017-2018年,采用“分层错列非平衡套合采样模式” 在长江三角洲、湘江流域、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和东北地区,建立了五大重点区域二级土地地球化学监测网络,为准确掌握全国重点农耕区土地地球化学动态变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9-2021年,以全面覆盖、分级控制、监测与监管紧密结合为原则,以中国10大一级水系、80个二级水系、210个三级水系为主线,以全国2580个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监测单元,分省、地区(市)、县三级控制布设监测点,对国家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络进行了更新升级,在加密监测点位的同时增加了深层土壤及大气干湿沉降两大监测要素,监测对象包括主要江河流域、重要经济区带、粮食主产区、生态功能区等。

国家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成果先后为“中国土壤环境质量变化状况调查报告(2017年)”、“湘江流域土地质量变化状况调查报告(201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质量变化状况调查报告(2018年)”的编写奠定了坚实基础,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土地质量变化警示报告和防治对策建议,为生态文明建设及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等重大战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服务。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彭敏

电话:0316-2033082

电子邮件:pmin@mail.cgs.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