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东北阵列式区域大地电磁场标准网控制格架示范性实验研究”通过结题验收

作者:袁永真 发布时间:2015-05-27

2014年5月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办公室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组织召开专项第一项目“大地电磁参数标准网实验研究”评审会,我所承担的SinProbe-01-04“东北阵列式区域大地电磁场标准网控制格架示范性实验研究”课题参加了结题验收。专家组由来自国土资源部科技司、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吉林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地震局等单位的院士、研究员、教授及高级经济师组成,李廷栋院士任专家组组长,滕吉文院士任副组长。

 

该课题旨在针对东北地区特点,进行阵列式区域大地电磁场标准网“控制格架”示范性实验研究,建立东北地区4°×4°的区域电磁参数标准网控制格架,为系统开展区域大地电磁测量,构建区域壳、幔电性三维数据体及物性结构模型作必要的人才和技术准备。

课题组历经四年攻关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及创新性成果:

一是采集完成了东北地区4°×4°标准网控制格架“标准点”11个,完成198个大地电磁测点的测量工作,获得了高质量数据;二是通过实测和试验研究,总结了阵列式大地电磁测深观测网布置、数据采集、处理和反演技术;三是确定了以短“十”字剖面控制“标准点”电性结构的观测方式,采用长周期和宽频大地电磁测深相结合的观测系统;四是建立了东北地区11个“标准点”的电性结构模型,分析了造山带、盆地、火山活动区等不同类型岩石圈的电性结构特征。

此外,课题组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篇,国际会议论文8篇;制作“地球导电性”科普片1部;研发了大地电磁测深成果数据库管理系统1个,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

专家组听取了课题负责人的汇报、查看项目资料等内容,经质询、答疑后认为,课题组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任务目标,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一致同意课题成果通过验收。

深部探测专项首席科学家董树文研究员指出:所确定的4°×4°大地电磁测深标准网试验探测技术和模式具有开创性;为开展全国的阵列式区域大地电磁“标准点”观测网最佳网度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后续建立中国大陆岩石圈三维导电性结构标准模型夯实了基础,科学意义十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