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1日-22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为落实中央“党旗在基层一线飘扬”精神、响应“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活动主题,联合成都理工大学精心组织了“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科技周大讲堂”活动。活动在成都理工大学国际学术报告厅和地灾国际学术报告厅同时开展,来自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和研究生院的近400名师生现场参加了学术交流。
物化探所林品荣、刘建勋、张必敏和彭敏四位科研人员分别作专题报告。其中,林品荣教授以“地面电磁探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为题,聚焦我国能源资源勘查对大深度高分辨电磁探测技术的需求,从自主研发探测装备的方法原理、仪器开发、信号采集处理、示范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对下一步的研究发展提出了构想;刘建勋教授以“地质调查领域深部能源资源地震探测技术研究进展”为题,针对北方重要油气盆地火山岩覆盖区、陡倾地层区深部成像难度大等问题,介绍了高密度、高覆盖次数、宽频带、长排列接收的深反射地震探测技术方法,实现了火山岩覆盖层下主要目标层系的精确成像;张必敏博士以“深部找矿地球化学技术进展与案例”为题,结合团队研发成果,讲述了用于深部找矿的穿透性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的应用原理以及近几年国内外技术的发展现状,并重点介绍了其中几项关键技术;彭敏博士以“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二十年”为题,回顾和总结了该工程实施2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介绍了在支撑服务农业发展、土壤环境污染防控、土地资源管理、国家重大立法和实施精准扶贫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报告结束后,四位专家就师生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和深入探讨。
通过本次科技周活动,回顾了我所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开展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科技创新发展的历程,进一步弘扬了科学精神、普及了地球系统科学知识,提高了青少年科学素养,加强了物化探所与高校的联动合作,使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普及真正惠及广大师生与社会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