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地震探测技术研究室成功举办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

作者:王通 发布时间:2021-02-09

为了深入推动地震探测新技术应用研究的创新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地震探测技术研究室在遵循物化探所相关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于2021年1月27日组织召开了小型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室主任刘建勋教授主持,邀请了中国石油大学曲英铭教授、装备处李颜贵高级工程师两位专家参会,王凯、张凯、岳航羽、王通、李广才等五位同志分别作了专题学术报告。

王凯(博士在读)汇报了在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为期一年的访学成果,介绍了基于层剥离的Laplace-Fourier域多尺度全波形反演国际前沿新技术,并将该项技术应用于陆域雄安新区地震数据,精细刻画了容城凸起的中浅部速度结构,圈定了低速基岩裂隙型地热储层,实现了全波形反演技术从理论模拟研究向实用化的转变;张凯(博士在读)以青年基金项目为基础,汇报了主动源和被动源面波联合勘探新技术进展及研究成果,该技术可有效拓宽频带、提高探测精度和准确性,同时增大了面波勘探深度、降低了数据采集成本,也突显了我所新型可控震源(1-400Hz)、无线节点智能传感器等先进地震装备的技术优势;岳航羽(2021年攻读博士)汇报了沿海滩涂区浅层高精度地震探测技术及其应用效果,提出的拖曳式地震探测技术方法实现了海陆过渡带无间隙精细测量,该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李广才博士结合新疆阿舍勒铜锌矿地震数据处理试验委托业务,汇报了深部金属矿地震勘探资料的静校正、叠前去噪、精确速度分析及偏移成像等关键处理技术流程,提高了地震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明显改善了成像效果;王通博士汇报了2015年以来深反射地震探测技术在能源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成果,通过优化集成基于稀疏变换的多域联合去噪关键处理技术,完善了高密度高覆盖宽频带长排列接收的深反射地震探测技术体系,先后在松辽盆地及外围、银额盆地、下扬子等新区新层系能源资源公益性基础地质调查中得到推广应用。

通过此次会议的深入研讨和交流,专业技术人员更加了解地震探测技术领域的创新研究方向和技术发展趋势,夯实了技术基础、拓展了学术视野。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学术研讨会促进了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将进一步提升地震探测技术研究室的整体科技创新水平和技术支撑服务能力。